2014080508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本所资讯 > 法律评述

法律评述

相濡以道德 相忘于法治---朱征夫
发布时间:2012.09.20 阅读:149
                                                                             朱征夫
  最近一段时间,道德的光芒一直照耀着大地。“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托举哥周冲”、那位死亡以后冰冷的双手仍然定格为托起姿势的无名青年,那些在飞机上与歹徒英勇搏斗的乘客、还有那些在暴雨中互相救助的北京市民、比北京市政府更快宣布为无家可归者免费提供休息食宿场地的酒吧老板,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善”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在这些平时因生活重压而眉头紧锁、步履匆匆的人身上。于是,那些为世风日下而倍感焦虑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曾经被“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搞得灰头土脸的人现在也总算得到了些许精神抚慰。毫无疑问,良知仍存在心底间,爱和善的力量仍是社会的主流,生活仍然可歌可泣。不过,在弘扬道德自觉、分享道德喜悦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对道德本身进行反思。因为,道德固然有伟大的力量,但它也有严重缺陷,难以成为拯救这个时代的诺亚方舟。
  道德的缺陷首先在于没有明确的规则。虽然,道德和法律一样属于人们的行为规范,并与法律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内容上,法律是外在的道德,道德是内在的法律;在效力上,法律是强制执行的道德,道德是自觉执行的法律;在层级上,法律是起码的道德,道德是高尚的法律;但是,与法律不同,道德不是由规则组成的,而是由原则组成的,这就决定了道德善举往往缺少明确的行为界限,人们也难以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孝道”为例,“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字典得解释,“孝”就是对父母和长辈要“奉养和顺从”,但“奉养和顺从”到什么程度才是“孝”呢?在番禺打工的邓民建,20多年来悉心照料因患脑中风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后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买来农药帮助母亲自杀,因此被法院判刑。有人说尽孝不能触犯法律和危害生命,也有人说冒坐牢的危险去帮助母亲实现解脱才是真正的“孝”,之所以人各一词,就是因为“孝”的界限不明。同样地,“吃苦耐劳”也是美德,可是,一味地“吃苦耐劳”也会为低廉的工资报酬和恶劣的工作环境提供借口,让不法劳动待遇大行其道。
  没有明确的规则,并不影响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如果过份夸大道德的功能,搞泛道德化,用道德取代制度,把道德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就十分危险和脆弱!试想想,没有制度和规则约束,官员们靠良知用权,而良知看不见也摸不着,官员们有无良知也未可知,他们干什么和不干什么也难以预见,让人民把自己的生命福祉寄托于官员的个人良知和个人修养,是不是太悬了?
  道德的缺陷也在于没有严密的督行措施。舆论本是弘扬善举、鞭挞恶行的利器,但如果表达是受管控的,表达的内容是受利益驱动的,那就另当别论了。在这次发生在新疆的劫机事件中,有一位名叫窦刚贵的律师,他在头等舱和另一乘客最先与歹徒搏斗,平常爱锻炼的他身体结实而矫健,一边搏斗一边向后舱喊出了“雷管”、“劫机”、“快上”等关键词,使后舱的乘客明白了前面正在发生的不是乘客之间的一般争吵,而是一场生死较量。他手上现在还挂着绷带呢!可您在媒体上注意到他的名字了吗?媒体只宣传机组人员多么英勇顽强,空姐如何推餐车保护驾驶舱,机上刚好有一些乘客是警察,等等,如果不是全国律协讨论对窦刚贵律师进行表彰,以及新疆的律师过来详细介绍情况,笔者哪里知道这样律师的英雄事迹?
  舆论如果不为公共道义服务,只为集团利益服务,它就失去督行道德的资格。但时下情况不同,谁有权有钱就有话语权,谁就因此拥有道德裁判权。于是就出现了道德说教和道德践行相背离的景象:那些践行道德善举的人通常没有话语权,而那些热衷道德说教的人又没有践行善举。自己做不到或不愿意去做,却要求别人去做,或跟着起哄,不然就用道德的口水喷人,用道德的棍子打人。所以,遇有滔滔不绝的道德说教,千万别太当回事。因为唾沫四溅、棍子横飞的时候,往往只是伪善盛行的时候。
  道德的缺陷还在于经常被不当利用。道德会被用于误导公众。笔者曾前往某证券公司洽谈业务,走进富丽堂皇的大楼,赫然发现大堂的中央巍然屹立着雷锋的高大塑像,感觉十分怪异。本来在商言商,证券公司就是撮合交易、收取佣金,或者投资公司、赚取收益的,与雷锋何干?莫非想忽悠股民都去作雷锋不成?还是想让股民在忍痛割肉后用雷锋精神自我安慰?道德会被用来损害合法利益。有当事人因合法权利受到侵害而请求法院主持公道,却被告知必须与加害人达成和解,还在和解不顺利时被一再要求作出让步,理由是“讲和谐”,“顾大局”。请问,一个公民连合法权利都得不到保护,甚至连一个公道的说法都没有,却要去承担“和谐”、“大局”的道义责任,岂不荒唐?这不是第二次伤害又是什么?道德会被用来干扰法定职责。星期五到机关办证,却发现机关工作人员都去“义务植树”了。对老百姓来说,机关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法定职责就是最大的“善”,如果本职工作没做好,“义务植树”岂能弥补?再说,周五是法定工作日,靠纳税人发工资的,这“义务植树”到底是哪门子的“义务”?道德会被用来掩盖人为过失。对反劫机的英雄进行表彰和奖励并不错,但不能转移人们对事件责任的注意力。雷管和藏有暗器的手杖是怎样带上飞机的?机上安全员为什么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成群涌向前舱的歹徒?道德会被用来纵容权力腐败。善良和宽容是道德的基本内容,但对权力,是既不能善良,也不能宽容的。中国人有善待统治者的传统,并且常常善待过头。因为逆来顺受,便纵容了权力的暴虐与专横,直到忍无可忍时,又不得不揭竿而起,所以,每有王朝更替,少不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中国人之所以总是比别人活得更苦一些,是因为他们对权力付出太多的善,却收获太多的恶。如今若要吸取教训,就该对权力多一些必要的恶,没准能收获些许的善。对权力多一些监督和规制,多一些批评和挑剔,不对统治者的个人良知和个人品行抱任何幻想,让权力学会自制和自律,甚至于不得不自制和自律,老百姓或许能过些安稳日子。
  老祖宗庄子讲:“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说的是泉水快干了,小鱼被困在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彼此吐出泡泡,互相湿润对方的身体以获得生存,但与其如此,还不如回到大江大湖,即使彼此相忘也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1,守望相助固然有用,但当人们不能不靠守望相助过日子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大环境,包括是制度环境存在问题;2,对那些热爱自由的公民来说,靠别人的善良和同情生存,哪里比得上靠契约、规则和法治生存那般踏实、那般自在、那般泽惠子孙后代?
供稿人:朱征夫